查看原文
其他

“我做了一辈子家务,还用得着小年轻来教我?”胡同大妈真香了……

北京日报 2023-04-30


劳动光荣,成就梦想;劳动者伟大,创造历史。“五一”国际劳动节前夕,本报继续推出《劳动,改变中国》特刊,向各条战线上的劳动者表示崇高的敬意!
今年,我们将笔端与镜头对准奋战在新行业、新职业中的劳动者。他们的故事,围绕制造强国、数字中国、绿色经济、依法治国、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、民生需求展开。他们当中,有操作BIM软件的建筑工程师,以数据“盖出”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;有“飞”在天上干农活的博士生,操纵无人机保障农作物茁壮成长;有熟悉12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的综合窗口办事员,助力北京营商环境不断改善;有专门帮助老人洗澡的助浴师,以周到服务为700多位老人带来“体面”……他们的工作内容不太为大众所了解,职业成就也有些低调无名,但无一不保持着进取的姿态,用刻苦钻研、勇于创新感动着你我,干出了自己的价值,干出了行业的风采。
新经济催生新职业,新职业带动新就业。要看到,新职业不是凭空而生,而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不断培育与壮大后的自然显现。今天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,正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,创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、改变着职业面貌。新就业形态的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,为满足经济社会多样化发展、人民群众多元化需求作出了积极贡献,也是推动数字经济的蓬勃力量。新的工作形态和组织方式,增加了劳动力市场的容量,提升了经营主体的活力,也带动了更多人实现多元就业。在首都北京的这方大舞台上,万千劳动者或填补国内空白,争创世界一流;或弥补生活痛点,提高社会效率,都在各自的领域主动求新求变。他们的付出或许只是所在行业中的一小步,但无数平凡而细微的进步累积起来,就是时代前行的重要力量。
“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,劳动光荣、创造伟大是对人类文明进步规律的重要诠释”。审视今日中国的历史方位,我们站上了历史的高岗,转首回眸有足够多的欣慰,举目四望也有更多元的烦恼。如何突破“卡脖子”难题为创新驱动赋能,如何让“中国制造”更好升级为“中国智造”,如何在复杂多样的社会情境下回应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……这些现实之问,答案可能各不相同,但又一脉相通,那就是劳动。大力弘扬劳动精神与创新精神,涵养劳动情怀与奋斗品格,当每个人都深耕自己的领域,创新源泉充分涌流,创造活力充分迸发,就能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注入雄厚能量。
有人说,中国奇迹的出现,源于中国有世界上“最勤奋的人”。时间变动不居,时代阔步向前,劳动方式不断改变,劳动内容不断丰富,但劳动精神永恒,通过劳动收获的满足感、快乐感、尊严感依然是你我生活的支点。新行业、新职业、新征程,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创造力将绵延不绝,创造出更多新的奇迹。

“收纳”理出温馨家

“我们的工作,是为人们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家居整理、空间规划以及收纳服务,通过一些巧思,让居民的生活更加便利舒心,让家更温馨。”
“80后”整理收纳师,手把手教做了一辈子家务活的大妈们叠衣服、储存土豆,竟还获得了“点赞”一片!她是怎么做到的?
2017年,搞活动策划的王妤萌偶然接触到“整理学”,产生了浓厚兴趣,直接辞职跑去日本学习。学成归国后,她成为一名正式的整理师。
整理家务,还要请老师?找个保姆不就行了?最初,很多人不理解这个职业。
王妤萌给记者讲了个例子。一次,到一位客户家服务时,王妤萌听女主人抱怨,自己每次精心叠好放进衣柜的衣服,常被粗手粗脚的丈夫拉拽翻乱,两口子为此没少争吵。女主人一赌气,自此后总是将男主人的衣服胡乱丢到一旁置之不理。“咱可以试着换一种摆放方式。”王妤萌拿出叠衣板、衣物收纳盒,手把手教女主人整理收纳。“你用掌心的温度慢慢抚平衣服上的褶皱,心里流出的关心和爱也会转移到衣服上,家人其实是可以感受到的。”当男主人下班回到家,看到自己原本胡乱堆成小山的衣服被全部叠好,整整齐齐摆进衣柜中的衣物收纳盒里时,他沉默了,过了一会儿,对妻子温柔地说了一句:“辛苦了。”
一个个整理妙招,不光是帮家里更整洁,还有助于家庭更和谐。
胡同平房院,好多家庭面积不大,十几平方米的小平房里挤着好几口人。东西多,摆不下,甚至放到过道里。王妤萌将“整理公开课”开进了密布胡同院落的老城区,向胡同中的大爷大妈传授如何通过整理提高空间利用率。
“我做了一辈子家务,还用得着你们小年轻来教我?”“什么整理箱、整理盒,我可不花那冤枉钱。”听课前,台下的大妈们面露不屑。
王妤萌并不着急。“阿姨们,你们知道吗?咱家里的抽屉、柜子其实能放进更多东西,不信,您看我的。”公开课一开始,王妤萌就立刻吸引了居民的好奇心。
手提袋稍微一改造就变成了储物盒,放在衣柜里能盛衣服,放在抽屉里能收纳文具,有了盒子分区,原本杂乱塞满的抽屉、衣柜空出来近一半,看着也整齐多了;没用了的牛奶箱,底下装上小轱辘,拖着就能到处走……王妤萌妙招一个接一个,居民赶紧掏出手机拍摄,“这个实用!”
王妤萌还深入居民家中,特别为老人提供一对一整理服务。腿脚不便的老人,就帮他们在沙发旁添置多功能置物推车,推车还能充当助行椅;眼神不好的居民,则为他们在柜子、抽屉旁加装感应照明灯,不费电,自动亮灭。老人们对这位整理收纳师刮目相看。
近些年,整理收纳师的从业人数迅速增加,服务也从最初的一对一陪伴式整理,扩展到依靠团队的力量为客户制定更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。作为一名整理收纳师,王妤萌希望能够帮助更多人学会整理,通过整理这件小事去乐享生活。

“一模到底”起高楼

“我的工作,就是利用BIM技术对工程项目进行设计、施工、运营管理。简单说,就是提前模拟,盖一幢数据大楼,找出盖楼的最佳方案,规避掉可能出现的问题。”
以前,建筑行业流传一句话,“一模不可能到底”,巩玉静却把这种不可能变成了现实——她负责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及共享配套设施BIM工作,实现了项目模型“一模到底”,设计、建设、施工、运维在一个平台抓取、交换、传递数据信息。
BIM,也叫建筑信息模型,简单点说,就是在计算机中建个三维建筑模型。建设全过程,所有的环节,都会在这个模型中体现。
巩玉静对BIM技术并不陌生,她曾全程参与副中心综合管廊BIM技术的管理。可这次,是全新的挑战——要攻破建筑模型不能“一模到底”的业内难题,解决设计、施工各自为战,深化设计与原设计重大偏离,以及无数字交付导致运维阶段无法运用BIM成果等问题。
作为副中心三大建筑,剧院、图书馆、博物馆单体建筑面积大,且造型复杂。比如图书馆,外立面由276块无分格的超高玻璃幕墙组成,其中最高一块达16米、重10.77吨,幕墙板块互为支撑,板块间采用锯齿形设计,无论外形还是受力体系都属国内首例,加工和安装需要BIM先行模拟。
超大玻璃怎么拼接搭建、钢材如何下料、怎样保证严丝合缝施工……每周的BIM协调会上,巩玉静都会演示BIM模拟实验的成果。随后,施工方再根据数据现场搭建示范段,确保与BIM模型完全契合。图书馆开始吊装玻璃幕墙前,巩玉静和同事们在数字世界搭建的图书馆已经“建成”了。大到钢结构,小到每一块尺寸不一的玻璃,都有精准数据信息,并已传给厂家生产。
剧院项目更为复杂,对舞台设计、设备噪音等有着苛刻要求。在剧院地下一层的某一施工断面,铺设的水电气热等管线有十几种。每家单位都要赶工期,但施工横截面又很狭小。
“搁以前,谁抢在前面谁就先动工。”巩玉静说,这样一来,拆改、返工是常事。但这次,他们利用BIM技术,研发出设备安装推演系统。通过精密计算推演,狭小空间被科学划分,每道工序被精准排序,管线布排超级顺利,提前十几天完成任务。
为了收集三大建筑信息,巩玉静带领团队人员花了近4个月,收集上百万个设备近2000万级数据信息,这些数据都汇入了BIM管理平台。
眼下,三大建筑主体工程完工,正在进行精装修,巩玉静和同事们每周都会去现场,不断复核模型与现场实体的偏差和问题,保证模型的准确率。“这些数字化信息待工程交付后还可以直接用于物业、设备资产等管理工作。”巩玉静说。
“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。北京也正在打造智慧城市,没有海量的信息数据,何谈智慧?”巩玉静说,自己很乐意为建筑业数字孪生和智慧城市做一些基础性工作。
点击查看更多劳动者故事
↓↓↓

来源:北京日报(ID:Beijing_Daily)【转载请注明来源:北京日报微信公众号】

监制:张力

编辑:钱绯璠


推荐阅读




近期热门视频




更多精彩视频,尽在北京日报视频号,欢迎关注~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